現在是信息大爆炸的年代,越來越多的孩子迷戀手機、電腦,整天玩游戲、聊天、看視頻,情況嚴重的甚至不寫作業,不上學,這些情況讓家長們十分頭疼。王女士就是這樣一位家長,她的孩子小雨上初中三年級,正是課業緊張的時候,他卻整天抱著一個手機玩游戲,作業不寫,經常逃課。父母打也打了,罵也罵了,手機也摔了兩個,一點好轉都沒有。眼看著明年要中考,看著兒子的情況,王女士整天焦頭爛額,萬般無奈,走近了我的咨詢室。
第一次見面的時候,王女士滿面愁容,唉聲嘆氣地說現在的孩子真是沒法管了,天天玩手機,他爸不知道打了多少次,屢教不改,昨天又因為玩手機被打了,竟然離家出走了,全家人出動尋找沒找到,今天早晨自己回來了。老師你說我們該怎么辦,才能讓他戒掉手機,安心學習?
我仔細聽了她的敘述,就很好奇,既然夫妻兩個都不想孩子玩手機,那手機哪里來的?而且手機摔壞了以后還有新的手機玩?帶著好奇,我跟她探討下去才知道,原來孩子的第一個手機是媽媽用舊的,她平時比較心疼孩子,經不住孩子的軟磨硬泡,就把舊手機給了孩子;第一個手機被爸爸摔爛以后,孩子又開始死纏爛打,媽媽拗不過又偷偷給他買了一個便宜的玩,不就被他爸爸知道了,又被憤怒地摔碎了,并且警告媽媽不準再買;后來,孩子就每天從自己的生活費中節省一筆錢,日積月累又給自己買了一個手機。
隨著咨詢的深入,我們就不難看出,來訪者的孩子手機癮戒不掉,跟他們夫妻雙方在教育孩子方面態度不一致有很大關系。他們家庭互動模式是,父親嚴厲暴躁,母親心軟順從,孩子依賴母親,并且對抗父母。孩子玩手機也是正,F象,只要父母教育觀點一致,給予一定的規則限制,父母的權威在,孩子一般都會遵守跟父母的約定,不至于手機上癮。
此案例中,表面上看來,夫妻兩個都想讓孩子戒掉手機癮,但是父親過于嚴厲,母親過分心疼孩子,只要孩子要求,她就心軟,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。這種夫妻雙方不一致的教育方式,很難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。
至于為什么父親如此暴躁,母親如此順從,這可能跟他們各自的原生家庭和成長經歷有關,可以尋找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幫忙探索一下,幫助個人成長,提高親子教育能力,也有利于家庭的和諧幸福。